中国妈妈为何必须坐月子
我们自古就很重视坐月子。但是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拒绝坐月子,她们从小接受西式的教育,耳睹目染的是西方的科技,她们认为,西方人都不坐月子,生完孩子出了院就去上班,我们中国人也没有必要坐月子,坐月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
事实真是这样吗?
中国的女人为什么一定要好好坐月子?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的体质跟西方人不一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种不同,差异很大。
西方文明来自于游牧民族,是一种杀伐文明。直到今天,西方人吃饭仍然主要使用的是刀和叉。他们的医学也是这样,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就是做手术,动不动就是上手术刀。
为什么会这样?这与饮食结构有关。西方人以鱼肉类的食物为主,中医讲“鱼生火,肉生痰”,从体质上说,他们的火热湿性很重,而为了把这些浊气散出去,所以他们的肌肤腠理就和我们东方人有很大区别。比如,西方人的体毛很重,甚至是胸部都长毛,他们的毛孔很大,骨节也很粗,以便通过毛孔的开泄功能把湿气代谢出体外。这都是从生理上为了增加宣发的力度演化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年的结果。
再看我们中国人,很早就告别了洪荒时代,自古就以纤维性的食物为主,多食五谷杂粮和蔬菜。由于饮食清淡,中国人的体质是收敛的力度大于宣发的力度,所以我们体毛很轻,皮肤紧密细腻,毛孔很小,骨节也特别细密。
中医认为,一般情况下,中国人的骨节是闭合的,而产后,随着骨盆的打开,产妇全身上下的筋骨腠理都处于一种开放松弛的状态。这时,风寒就容易趁虚而入,通过张开的骨节进入人体内。月子结束时,产妇的骨盆和全身的筋骨腠理都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的闭合状态。那么,坐月子期间进入体内的寒邪也就会随之而然地被闭锁在体内,从此留下严重的后患。
身体羸弱的产妇,有可能在月子结束后不久就会感到腰酸背痛;而大多数女性在年纪大时,会感觉全身疼,尤其是骨节疼;甚至有的人会疼痛一生。中医上称这种疾病为“产后风”,即月子病。
中医有句话,“月子里的病,月子里治”。意思是上次坐月子时得的病,只能待到下次坐月子时才能进行医治。因为只有到下次坐月子时,人全身的骨节才能再次打开,达到自然松开的状态。趁此机会,施以药石,将寒邪赶出,治好疾患。
西方人的骨节粗疏,他们会有更充足的机会驱除寒气,所以他们不是太怕寒邪,这种体质,就造就了他们没有形成坐月子的传统。但这不等于西方人不坐月子就一点事都没有。
有一次我做电视节目,一个老外抱怨自己的中国太太太麻烦,还要坐月子,说西方人从来不坐,照样挺好。我问这个老外,是否西方的女人老了后得关节性的疾病的人很多?他承认是很多。所以,不是坐月子不重要,也不是西方人不坐月子就没事,而是西医注重的是哪儿疼医哪儿,很少分析病根的成因,他们从来就没有把女人上岁数后得的关节性疾病跟数十年前生产后的不坐月子相联系。
人工流产后也要“坐月子”。我们在前文中已经讲过,小产甚于大产,小产更伤身体。因为大产是瓜熟蒂落,是身体心灵圆融的表现,功德圆满;而小产是生扭,近似于摧残,伤枝蔓,乃至根部,身心俱损。所以小产之后更需要好好休养一段时间,就是也要“坐月子”,从身到心地进行调节调整。
夏季坐月子妈妈必备的护体宝典
如果可以选择,大多数的妈妈当然更愿意在春暖花开或者秋意浓浓的季节里迎来宝宝,可每年照样有无数婴儿在炎炎夏日里降临人世,在这样的日子里,新妈妈们该如何坐个好月子呢?
产后小心“焐”中暑
产妇是夏季中暑的高发人群。很多地方还保持着产妇在月子期间必须“焐”的习惯:穿长衣长裤、门窗紧闭、不能开空调、不能洗头洗澡……新妈妈大量出汗,加上产后原本就身体虚弱,于是很容易发生中暑。
其实,新妈妈在身体恢复到一定程度后,不但可以洗头洗澡,而且也不必整天“焐”在房间里,相反,舒适、安静、明亮的生活环境对产后新妈妈的健康非常重要。产妇的房间一定要注意通风,夏天天气比较热,最好选择在上下午或早晚各通风20、30分钟,通风时妈妈和宝宝可以换个房间。另外,新妈妈也可以使用空调或风扇,但要注意一定不能直接对着吹。
提醒:
产妇的房间温度最好保持在22—24℃,湿度保持在55%左右。新妈妈在洗头洗澡时用应用温水,洗后要完全擦干,别让皮肤带着水分;刚刚洗浴完毕,不宜进入通风的环境。
产后出汗也是必须的
虽说要小心热出病来,但新妈妈也需要适当出一点汗。即使不是在夏天,产妇在月子里也应当经常出汗。因为在怀孕过程中,母体为适应妊娠过程,创造胎儿在于宫内发育的良好条件,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其中包括体内液体的增加。这些多出来的液体在胎儿娩出后需要以出汗、排尿等形式排出体外。所以,新妈妈不要整天呆在空调房内,可以选择清晨或者傍晚天气不是太热的时间里,走出房间活动活动,让身体自然出汗。
提醒:
新妈妈走出卧室后,当身上出汗时,要小心吹到穿堂风。汗湿的衣服、被褥要赶快换掉,避免着凉。
夏季坐月子多吃蔬果
蔬菜和水果是夏季产妇不可缺少的营养佳品。它们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帮助产妇消除疲劳和增进食欲,还可增强身体抗感染能力。尤其是黄瓜、西红柿、柿子椒、油菜、小白菜、苦瓜、茄子、西瓜、鲜桃和桂圆等,富含维生素C,经常调剂食用对防止产道感染极为有益。此外,产妇夏季由于失血和失水过多,易发生津血亏耗、致使肠燥便秘,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瓜果,对防治产后便秘十分有益。
提醒:
新妈妈除注意饮食清爽之外,还应多补充水分,最好适当喝点淡盐水、青菜汤、绿豆汤和西瓜汁等。千万不要贪凉吃一些冷饮和冰镇食品。
夏季坐月子忌用风油精
风油精具有提神醒脑、解暑避邪、祛风镇痛、驱蚊止痒等功效,但它的主要成分之一樟脑却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据药理研究分析认为,风油精所含的樟脑进入人体后,一般正常人体内的葡萄糖磷酸脱氢酶会很快地与之结合,使其变成无毒物质,然后随小便一起排出体外。所以,不会发生不良反应。但是,刚出生的新生儿体内缺乏葡萄糖磷酸脱氢酶,如果妈妈被蚊虫叮咬后大量使用风油精,樟脑会随气味透过新生儿娇嫩的皮肤和黏膜渗入血液中,引起婴儿黄疸症。
提醒:
维生素B1所散发出的特殊气味,可使蚊虫敬而远之,达到驱蚊防虫效果。新妈妈不妨将3-5片维生素B1放在水中溶解,用卫生棉球蘸其溶液擦拭在裸露的皮肤上,可以在两天内起到驱除蚊虫叮咬的作用。